专业计划
一、专业培养目标
本专业旨在培养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系统的文学和汉语言学知识的专业性人才,力求使学生在专科教育的基础上,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规律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,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在新闻、文化、出版部门,以及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、研究工作以及文秘、记者、编辑等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。
二、专业要求
1.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、文学的基本理论;
2.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、历史、哲学、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;
3.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;
4.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、政策和法规;
5.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;
6.能阅读古典文献,掌握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,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。
三、专业特色
本专业遵循基础学科创新人才成长规律,强调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。在学生培养上实行“一制三化”(导师制、小班化、个性化、国际化)等有效模式基础上,重视学术引领,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,促进学科交叉,深化国际交流等,培养“厚基础、宽口径、强能力、高素质”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。
四、主要课程简介
文学概论、中国现代文学、中国古代文学(I)、中国古代文学(II)、中国古代文学(III)、语言学概论、欧洲文学史、古代汉语、中国当代文学、美学基本原理、社会语言学、东方文学、中国文学批评史、西方文论、新闻写作、现代文秘学、比较文学
五、毕业最低学分、学制与修学年限、授予学位
最低学分:100
学制:2.5年
修业年限:2.5年~5年
授予学位:符合学位授予条件,授予 文学 学士学位
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指导性教学计划
专业: 汉语言文学 层次: 专升本
课程类别 | 序号 | 课程名称 | 学分 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五 | 应修学分 | |
必修课 | 公共基础课 | 1 | 马克思主义哲学 | 4 | √ |
|
|
| 18 | |
2 | 大学英语(I) | 4 | √ |
|
|
| ||||
3 | 大学英语(II) | 4 |
| √ |
|
| ||||
4 | 计算机应用基础 | 4 | √ |
|
|
| ||||
5 | 网上学习导论 | 2 | √ |
|
|
| ||||
专业基础课 | 6 | 中国古代文学I(唐前) | 5 | √ |
|
|
| 43 | ||
7 | 中国古代文学II(唐宋) | 5 |
| √ |
|
| ||||
8 | 中国古代文学III(元明清) | 5 |
|
| √ |
| ||||
9 | 中国现代文学 | 5 | √ |
|
|
| ||||
10 | 文学概论 | 4 | √ |
|
|
| ||||
11 | 语言学概论 | 5 |
| √ |
|
| ||||
12 | 欧洲文学史 | 5 |
| √ |
|
| ||||
13 | 中国当代文学 | 5 |
|
| √ |
| ||||
14 | 古代汉语 | 4 |
|
| √ |
| ||||
专业课 | 15 | 美学基本原理 | 4 |
| √ |
|
| 29 | ||
16 | 社会语言学 | 4 |
| √ |
|
| ||||
17 | 东方文学 | 4 |
|
| √ |
| ||||
18 | 中国文学批评史 | 4 |
|
| √ |
| ||||
19 | 西方文论 | 4 |
|
|
| √ | ||||
20 | 新闻写作 | 3 |
|
|
| √ | ||||
21 | 现代文秘学 | 3 |
|
|
| √ | ||||
22 | 比较文学 | 3 |
|
|
| √ | ||||
23 | 毕业实践 | 10 |
|
|
|
| √ | 10 | ||
毕业应修总学分 | 100 |
注:本专业计划仅供参考,请以院校公布的最新正式文件为准。